Copy
English version
與你走過啟勵三十載!
 
自1999年起,聯合國大會制定每年的8月12日為國際青年日。如其名顯示,這日是為就改善全球問題帶來改變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青年而設。聯合國亦想藉此日引起國際關注全球青年面對的挑戰和問題,並讓青年有發聲和行動的機會。今年,國際青年日的主題是「轉變糧食體系:青年創新促進人類和地球健康」,該主題旨在強調青年群體的參與富有意義,沒有青年群體,全球努力將功虧一簣。

我們亦一直相信青年的力量。與其不斷指稱青年為「失落的一代」,我們可再次與青年同行,與他們一同為社會帶來正面又有意義的影響。1991年,啟勵 正式從一個名為「Kids Everywhere Like You」的朋輩支援網絡發展成為非牟利機構。多年來,我們一直努力發展和擴張有關青年的預防工作,希望提供更多服務,以適應本地青年不斷變化的需求,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潛力。

今年是啟勵三十周年,我們初心不變,將繼續與青年同行。為了慶祝啟勵三十歲生日,我們於今年農曆新年開始後舉行一連串活動,以推廣我們的青年工作和青年參與者的點滴故事,並和喚起公眾對青年需要的關注。
青年實習生分享
暑假來了!近月香港疫情已大幅緩和,但很多經濟活動仍未復甦,香港青年到底可以如何善用暑假呢?當中十多名來自香港中、小學生選擇來到啟勵,成為我們的實習生。他們有的加入了傳訊小隊,為宣傳活動發揮小宇宙;有的加入了正向青年發展團隊,不但要準備活動材料,更有機會嘗試成為工作坊導師,帶領青年一同參與討論!

我們特別選取了 張豐節 (Jack) 和 莫燿斳 (Ken) 兩名大學生與我們分享他們在啟勵實習的點滴,一同看看他們的心聲吧!

今年二月底時,我決定向啟勵扶青會申請成為其正向青年發展團隊的實習生。我看過港大社區組織合作名表上不同機構的宗旨和目標後,啟勵直接而堅實的青年政策,馬上引起我的共鳴。身為一個有志於成為臨床心理學家的心理學系學生,我深信人際互動和支持對建構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非常重要的。早期介入策略,包括讓青年學習新技能,都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堅強和充實──這些理念與啟勵正正不謀而合。
 

成為正向青年發展團隊的一份子後,我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工作,包括準備活動宣傳資料、帶領超過60名學生參與工作坊、負責為「少數族裔青年社區參與及融入嚮導計劃」和「成功在望」等項目剪片和翻譯文件。

從我首天來到啟勵,我已驚喜於身為實習生的人我能享有如此高的自由度和參與度。每當我的上司Iris交付我不同的工作項目,我內心都會想:「我身為實習生,真的適合做這些工作嗎?」我過往做過的實習或正職都從未允許我處理任何我未能完全掌握的工作,如處理文化和社交媒體管理。我能夠在活動項目中與不同種族的學生互動,且能在壓力管理工作坊中擔任導師,都是意想不到的,我亦非常感恩有這些難得的機會。

在過去兩個月,我認識多了香港年青人,特別是少數族裔。雖然我對與不同種族的人共處這件事並不陌生,但這也實在是我首次重點與少數族裔工作和為他們設計活動。這讓我明白到,在這個守舊和香港社會中,實在很有必要給予少數族裔更多資源和早期介入的策略,以確保他們可以在偏見和不公之中,健康而全面地發展。如果時間許可,我衷心希望我可以繼續實踐我與啟勵的共同目標──為青年服務和啟發他們。

現在的青年深感壓力和焦慮,家庭、朋友、學業,特別對於即將升讀大學的青年來說,都會是壓力的來源。不過,大部分青年或太羞於啟齒,不敢向人尋求協助,而這正是啟勵的重要之處。

當我還在讀高中時,我在參與一次活動上首次接觸啟勵。我知道它旨在幫助青年,特別是關於精神健康方面。作為一個曾經歷高低起伏的青年,我希望能參與啟勵的暑期實習工作。一方面我希望能在青年工作方面得到具體經驗,同時我也想為受困於精神健康問題的青年去污名化,讓他們不用擔心對外尋求協助。

身為啟勵的實習生,我與傳訊及發展團隊合作,我的工作主要是要協助計劃啟勵三十周年慶祝活動,包括名為「#IWishIKnew」和「啟勵‧一刻」。我協助策劃、編寫和設計活動。另外,我也紀錄了前員工的訪問稿,也成為啟勵播客節目的其中一集受訪嘉賓,分享我對青年精神健康問題和溝通如何有助他們面對有關問題的看法。

在我實習期間,我對非牟利機構的運作、現今青年面對的問題,以及非牟利機構從中如何幫助青年舒緩有關問題都有了更多認識。我尤其學習了很多關於精神健康和污名化如何影響青年向外求助方面的知識。在為周年活動準備的過程,我也學習到宣傳的技巧和方法。這些知識和技術不但富有教育意義,也有助我將來發展事業。

在這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啟勵同事服務青年的決心。青年工作要有效,必須要採取創意又進取的方法。這裡的同事都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也正因如此,啟勵可以如此成功。

最後,我很感謝啟勵讓我能在這個暑假參與你們的實習計劃。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很友善親切和樂於助人,這真是名副其實的「一個既深刻又富有意義的經歷」!我祝願啟勵繼續成長,為香港一眾未來棟樑提供更出色的服務。
項目重點
2021年5月至7月

30位來自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的中四、五同學最近完成了我們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少數族裔青年社區參與及融入嚮導計劃(RiseUp),恭喜大家!這個計劃由BNP Paribas Dream Up Foundation資助,旨在幫助香港少數族裔青年,讓他們在學習創意拍攝技巧的同時,培養生活技能和抗逆能力。參加學生在成果展上,以「夢想」為主題,展出接近100張相片。他們的作品呈現了他們身為學生、少數族裔青年和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讓我們驚喜萬分!一起來看看這些年輕又有才華的攝影師和他們的作品吧!

由愛心聖誕大行動跟The Hong Kong Club Foundation 資助的啟勵項目──ExCEL!,旨在為本港少數族裔青年裝備知識及技能。基於早前全港停課,我們無法一如以往在校內舉辦項目;故我們嘗試將此項目劃分為3個互動性十足的暑期活動。第一個活動「KELY The Great Escape」尋寶遊戲,於7月14日在香港青協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圓滿結束!

一眾少數族裔青年透過遊戲,不但可以充份運用他們對使用藥物和酒精影響的知識,也可以提升他們對相關影響及禍害的認識。

今年,共有9間中學參與成功在望雜藝訓練工作坊。參加者可從長達20小時的課程裡,學習雜藝技巧。參加者在啟勵的年度雜藝大賽上,齊齊參與一場既有趣又富合作元素的雜藝對賽。基於疫情關係,今年學生透過實體及網上課程學習雜藝技巧。不過,他們在7月19日大賽上的精湛表現,都令在場評判和觀眾拍案叫絕!大部分學生反映,藉學習雜藝技巧,他們都得到了成功感,對生活更為正面。取得個人組冠軍的中四學生區同學更因此愛上扯鈴:「我覺得扯鈴很型,而且可以幫助我發洩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我一定會繼續練習!」


第四季「香港生活」播客圓滿畫上句號。今季,我們很榮幸獲8位本地青年訴說他們獨特的個人故事。這季的一大亮點是第三季「香港生活」的受訪者Juhi ,擔任了我們首位青年主持。

點擊這裡,聽聽每位青年就第四季主題「疫下新常態:一年之後」分享個人感受與經歷,並敬請期待第五季!
啟勵聯乘系列
 
啟勵扶青會 X 奇華餅家 慈善曲奇禮盒義賣 2021

時光飛逝,人生路上,多少人相遇、相知,最後又能與你走到最後? 能結伴同行的,都是值得珍惜一輩子的摯友。

為慶祝啟勵成立三十周年,奇華餅家特別與我們合作推出慈善曲奇,並以「伴您同行」為主題,鼓勵朋輩間相互支持。只要您在奇華餅家指定的27間店舖購買一盒慈善曲奇,奇華隨即捐出十元予啟勵,支援本地青年。

 
奇華餅家全線分店發售: 由8月13日至2022年2月28日
立即網購
: 由即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

 
2021年標誌着啟勵扶青會服務香港青年的工作踏入第30個年頭,一如既往,在中秋佳節的來臨,我們誠邀大家支持我們的慈善月餅義賣4活動,為香港青年送上祝福。

自2008年起,啟勵與半島精品店合作,舉行慈善月餅義賣籌款,支持啟勵扶青的工作。隨着香港青年的精神健康問題引起大眾關注,我們致力提升相關服務,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適切支援。有見及此,是次月餅義賣所得收益,將全數撥歸啟勵發展精神健康項目。

香港製造的半島迷你奶黃月餅,均用上最優質的原材料製造。月餅盒更以啟勵 X 半島限量紀念版包裝(HK$418 / 8個)。請立即訂購慈善月餅,支持啟勵,為香港青年社區送上祝福。

訂購日期: 2021年7月12日 - 8月27日
換領日期: 2021年9月9日 - 9月12日

立即訂購
查詢: 鍾思琪小姐 (mooncake@kely.org / 2521 6890)
一邊做善事,一邊享受優雅的下午茶體驗!

又到暑假,想享用精緻的英式下午茶?那就到HABITŪ 吧!由即日至9月12號,HABITŪ 每售出一個玫瑰英式下午茶(售價: HK$ 258),將會捐出HK$10支持啟勵的扶青工作。大家快行動,為這個盛夏增添多分瑰麗吧!
啟勵在社區
 

今年我們很高興再度成為步向光明 (Darkness Into Light)的其中一位慈善合作夥伴,為全球防止自殺與自我傷害問題出一分力。因應疫情,主辦單位今年取消集體慈善行,改以個人形式舉行,鼓勵參加者在5月8日與親朋好友一同完成十公里的健行賽!作為 Darkness Into Light的其中一位慈善合作夥伴,啟勵衷心感謝主辦單位及所有參與者。承蒙大家支持,我們才得以持續以熱忱服務青年!

共享知識

壓力性進食在不同年齡層的人士中都是常見的壓力應對策略。人們可能會透過一種特定的進食模式,幫助自己舒緩壓力。有些人可能會在感到無聊時吃掉一包薯片,也可能會在繁重工作過後吃掉一排巧克力。但是,當壓力性進食的模式變得愈來愈頻繁,甚至成為人們用作處理情緒的主要方法,這將影響他們的健康、體重、情緒。

研究指出,面對長期壓力的人,和心理上將食物聯繫上正能量和慰藉的人,都更易出現壓力性進食的傾向。

患上壓力性進食的人應先認清壓力源頭。他可以在日記上紀錄自己進食的模式,這可幫助他分辨自己是出於心理壓力原因或是因為飢餓而進食。然後,他可以嘗試想出新的方式去應對這個問題。如果他一感到沉悶就會想要進食,他可以嘗試閱讀一些有趣的書本,或發展一些具挑戰性的新興趣。因為壓力而進食的人,也可以嘗試透過瑜伽、靜觀等方式舒緩壓力。我們也建議患上壓力性進食的人向心理學家或治療師求助。營養師和醫生也可以給予專業意見或提供轉介服務,讓患者建立健康正面的飲食習慣。

希望這些資訊有助你了解壓力性進食!
 

特別鳴謝
作為一所非牟利機構,啟勵的發展日趨成熟,實在有賴各位善長仁翁默默支持。您們的義務工作及慷慨捐獻,讓我們為本港青年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扶助他們茁壯成長。
捐款支持香港青年

媒體報導
 
愛兒輕生六旬翁投身精神健康倡議運動 13小時環港島行喚關注
HK01 2021-05-08

Off Campus With Sky Siu 
香港電台第三台節目 Common Room - Off Campus 2021-06-15

有誰共鳴
商業電台雷霆881節目《有誰共鳴》2021-07-15

啟勵扶青會行政總監蕭加欣 非洲生活經驗協助香港少數族裔
信報 2021-07-21

港青年焦慮感倍升 NGO倡改善精神健康
星島親子王 2021-08-05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Copyright © 2023 KELY Sup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Marketing Powered by Mailchimp